Thursday, November 03, 2005
投桃报李的效应?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背后的财团
投桃报李的效应?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背后的财团 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吴立波
2004年1月20日,亚信公司(Nasdaq: ASIA)发布了其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的2003年第四季度季报。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亚信第四季度的总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净收入(除去硬件成本)达到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在亚信人的努力里面,应该还包含了一种特殊的贡献。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0月亚信庆祝成立10周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以亚信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其时,业界把张维迎出任独立董事看作是亚信“打造最强董事会”的一步重要棋子。亚信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长丁健表示,张维迎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理解以及他在中国企业管理、战略规划方面丰富的经验,将为亚信的董事会创造很多价值。
亚信仅仅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吗?
张维迎教授是中国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校长助理,是经济学界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对于舆论最有影响力的公众经济学家之一。他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从而是一位对政府重大措施出台有影响的学者。
1998年,张维迎教授和盛洪教授在《改革》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文中列举了中国邮电部的种种垄断和压制打击竞争对手联通公司的行为,最后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组建新的“国家电信管理委员会”(或电信管理局)、将长话经营与市话经营分离、将中国电信分解为几个公司、将邮电部的一部分电信网划拨给联通公司,等等。文中特别提到:“中国电信市场非常大,从长远看,双寡头的市场结构不足以形成有效竞争,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者。”
看看今天的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不对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政策影响力表示由衷的赞叹──中国电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的,甚至可以说,亚信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并在电信行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张教授在政策上的鼓与呼。虽然,改革过程中经济学家对政策独一无二的影响,被思想界一些人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但现实中的企业与其“逆之而害”,何若“顺之而用”?
实际上,张维迎教授对电信行业改革的鼓与呼是不遗余力的。他不久前在中国一家媒体发表的演讲稿中,又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垄断行为进行了抨击:“在中国,如果注册公司名称有‘网’字,你就需要得到信息产业部门的批准──谁赋予了信息产业部垄断名字的权力?其合法性在哪里?没有人追问。”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事电信行业的亚信,为什么要聘请张维迎教授作独立董事,是不是可以更明了一些呢?更为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的利益诉求渠道还不够畅通的情形下,亚信未来的利益,尤其是政策需要,是不是可以通过张教授这样对政策影响很大的著名经济学家来进行游说呢?
这的确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
皮与毛的关系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有一个著名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比喻,用在今天,也是十分适合的。 根据媒体公开的信息,目前中国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主流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可谓是越来越“紧密”。见表:
经济学家任职企业曾或现任职务职务年薪(万元)备注
钟朋荣
三九集团顾问为大庆、三九集团等70多家
茅台酒厂顾问大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体改方案。
中房银川独立董事兼20多家大型企业经济顾问
浙江电信独立董事
裕兴电脑独立董事
诚成文化(600681)独立董事
长运股份(600369)独立董事4
华立控股(000607)独立董事6
国泰基金独立董事
董辅仁
ST猴王独立董事5
成都正光科技独立董事
国光瓷业(600286)独立董事1.88
长江证券独立董事
泰康人寿独立董事
现代资产投资顾问名誉顾问
吴敬琏
神州数码独立董事
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中石油独立董事
中水渔业(000798)独立董事5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TCL集团首席顾问
永安信专家顾问
萧灼基
大唐电信(600198)独立董事
中集集团(000039)独立董事
清华紫光独立董事6
嘉实基金独立董事
华安基金独立董事
现代资产投资顾问首席顾问
成都正光科技总顾问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专家咨询委员
天津泰达生物医学非执行董事
魏杰
华纺股份(600448)独立董事8兼15家企业经济顾问
新疆屯河(600737)独立董事3
三九医药(000999)独立董事20
澳柯玛(600336)独立董事3.6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专家咨询委员
张维迎
国旅联合(600358)独立董事
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独立董事
吴晓求
凤凰光学(600071)独立董事1.5
华立控股(000607)独立董事6
用友软件(600588)独立董事6
广汇股份(600256)独立董事8
张曙光
烟台华联发展集团独立董事2任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湘财证券独立董事并是湘财证券的首席经济顾问
高尚全
宝钢股份(600019)独立董事20不包括差旅费
宁波海运(600798)独立董事8
刘纪鹏
万向钱潮(000559)独立董事
盛洪
三联商社(600898)独立董事12以上基本津贴月6000元、会议津贴每次3000-10000元、风险津贴月4000元
周道志
南玻科控(00012)独立董事5
曹远征
华侨城(000069)独立董事8
王钰三九医药独立董事20
西安海星集团策划部王万牢副部长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海星的顾问班子中就有像钟朋荣、樊光鼎这样的经济学家,也请过张维迎(张是陕西西北大学毕业)。对于经济上的往来,王的说法是,自己并没听说海星对这些经济学家在课题上有资助,一般都是免费咨询。对于海星是否通过这些经济学家向媒体或者政府反映过情况的问题,王说:“我们容总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委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向政府反映,没有必要通过他们来反映情况啊!我们主要是向他们咨询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对浙江传化、重庆力帆、上海紫江、上海新航星等企业的调查表明,它们都与经济学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但对于课题经费这样的敏感问题,以上企业的有关人士均没有回答。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01年底,共有274家上市公司设立了独立董事,共聘请或提名了500余名独立董事,其中经济学家131名。在2001年报披露抽样的130家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津贴每年1万-2万元的有18家,2万-3万元的有26家,3万-4万元的49家,4万-5万元的21家,5万元以上的为16家。
据中国证监会规定,一人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最多不得超过五家,独立董事每年为上市公司的工作时间不应少于15个工作日,并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职责。
无法知道,那些身兼数职、不断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对各种经济问题发表意见、一场接一场地赶场子出席各种论坛和研讨会的经济学家在百忙之中,是如何来履行这么多兼职的应尽职责呢?——三联商社的前身郑百文的独立董事、经济学家盛洪先生的前任陆家豪先生,在2001年因郑百文的作假而被证监会罚款10万元后,连连喊冤,称自己对公司造假之事毫不知情。
在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纳斯达克市场对独立董事制度最大的改革措施是,不再允许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领取最高每年6万美金的报酬,更彻底的是对上市公司向独立董事所服务的机构提供捐助也作了最高限制。
股市之争与“利益”
观察经济学家对公众经济事务发表意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001年年初,有经济学家“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股市黑幕、基金操纵和中国股市甚至不如赌场等严厉批评,被舆论称之为“切中时弊”。然而,2001年2月11日,经济学家萧灼基会同厉以宁、董辅仁、吴晓求、韩志国4位经济学家举行“恳谈会”,认为“股市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关头”,“如果这场论战的赢家最后是吴敬琏,那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灾难”,全面反击吴敬琏关于资本市场的言论。
萧灼基说,“股市不是赌场,不是零和游戏,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如果股市就是赌市,那5800万股民就是赌徒,政府就是赌场老板,1200多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就是筹码,这怎么也说不过去”,“有的同志说,揭露股市的弊端是要保护广大股民,尤其是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果把股市当成赌场,而赌场是非法的,应该关闭,如果关闭股市取缔股市,受到最大损害的是谁,还是广大股民。如果广大股民有意见,谁来赔偿?我要是股民就会提出,股市是政府开的,上市公司是政府推荐的,股票发行价格是政府决定的,监管是由政府负责的,你现在说要关掉,我的损失找谁赔?应该找政府赔。政府赔得起吗?” 作为回应,吴敬琏于2001年3月在《财经界》撰文,指出要警惕既得利益者的反抗,中国改革要警惕落入“权贵资本主义”泥坑。然而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结合后来吴敬琏和中金公司许小年关于股市的一系列言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杨帆教授认为,吴敬琏作为有摩根斯坦利背景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作为中金公司的高管,背后是买办资本,他们之所以不断发表对股市不利的言论,目的是打压股市以便让跨国资本低价吃进——不过,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在另外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当不得真。
萧灼基于是继续发布他的利好消息。2001年7月8日,萧灼基应中天证券研究院、广东证券和中山大学邀请在广州作演讲时说,中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快速发展后,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10到30年,中国证券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他特别提到,一些研究所的研究项目纷纷改制为企业,而且很多改制而来的研究所企业都将上市,目标锁定于创业板,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为科研力量提供资金保障。
2002年5月12日上午,萧灼基教授在为广大投资者准备的报告会上称:“去年春节,我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以上海股市为例)从1992年5月的1000点,到2000年7月的2000点,涨幅超过1倍用了8年时间。据此推测,从2000点到3000点的涨幅只有50%,时间会相对缩短至4年,扣除去年,未来3年将会达到3000点,到目前为止我依然乐观地坚持这种观点。”
2003年11月16日,萧灼基在“2003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向记者表示,尽管上周四上证综合指数跌穿1310点,达1307点,创4年来新低,但目前中国股市80%股民套牢,下降空间很小,上升空间很大。
萧灼基教授的言论不能不说是言之有理。但仔细观察和思考着的股民,如果把萧教授一贯的言论和股市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肯定会纳闷:为什么不管股市风起云落,萧教授的预测总是利好呢?当然,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萧灼基教授信仰的理论模型就是这样的。
然而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却说,萧灼基的家属炒股票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他一个女婿就曾供职于某证券公司北京分公司——现在是否还在,杨表示未曾证实。
人们也注意到,萧灼基教授身后有过清华紫光、中集集团、大唐电信等三个上市公司,嘉实、华安两个基金公司,现代资产投资、中国资产管理等两个投资咨询公司。博览财经公司研究部李主任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对记者做这样的选题表示了担心。他认为,现在什么样的收入是合法,什么是不合法的是个很难弄清的问题。李主任透露,现在一些研究人员或者公众学者的子女、学生,通过关联交易、建立咨询投资企业等相融合,是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是很难说的。个别人不顾中国股市的现实,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创业板的好处,在全流通法人股的问题上积极推动,实际上与他们的关联公司及其控制大量法人股有关。
但另一些接受采访的人,则对这样的说法持反对意见。更多的经济学家表示,吴敬琏也好,萧灼基也好,他们的言论,是出于一片公心,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没有他们的理论,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心照不宣”
《瞭望东方周刊》联系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希望进行更深入的采访,方教授了解到采访意图后,犹豫了一下让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联系。当《瞭望东方周刊》第二次与方教授联系上后,方教授最终拒绝了采访。
在短暂的交流中,方教授奉劝记者放弃这个选题。他表示,经济学家或者学者,拿某些企业或者基金的资金,作可能有利于出资者的研究,这在经济学界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他说,比如林毅夫任主任的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就拿过福特和其他好几个国外基金的资金,天则经济研究所也拿过福特基金和其他私营企业的钱。“但这些问题你能怎么说呢?详细的情况人家不会说,外人又怎么知道?
□ 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吴立波
2004年1月20日,亚信公司(Nasdaq: ASIA)发布了其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的2003年第四季度季报。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亚信第四季度的总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净收入(除去硬件成本)达到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在亚信人的努力里面,应该还包含了一种特殊的贡献。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0月亚信庆祝成立10周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以亚信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其时,业界把张维迎出任独立董事看作是亚信“打造最强董事会”的一步重要棋子。亚信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长丁健表示,张维迎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理解以及他在中国企业管理、战略规划方面丰富的经验,将为亚信的董事会创造很多价值。
亚信仅仅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吗?
张维迎教授是中国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校长助理,是经济学界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对于舆论最有影响力的公众经济学家之一。他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从而是一位对政府重大措施出台有影响的学者。
1998年,张维迎教授和盛洪教授在《改革》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文中列举了中国邮电部的种种垄断和压制打击竞争对手联通公司的行为,最后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组建新的“国家电信管理委员会”(或电信管理局)、将长话经营与市话经营分离、将中国电信分解为几个公司、将邮电部的一部分电信网划拨给联通公司,等等。文中特别提到:“中国电信市场非常大,从长远看,双寡头的市场结构不足以形成有效竞争,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者。”
看看今天的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不对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政策影响力表示由衷的赞叹──中国电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的,甚至可以说,亚信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并在电信行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张教授在政策上的鼓与呼。虽然,改革过程中经济学家对政策独一无二的影响,被思想界一些人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但现实中的企业与其“逆之而害”,何若“顺之而用”?
实际上,张维迎教授对电信行业改革的鼓与呼是不遗余力的。他不久前在中国一家媒体发表的演讲稿中,又对中国电信行业的垄断行为进行了抨击:“在中国,如果注册公司名称有‘网’字,你就需要得到信息产业部门的批准──谁赋予了信息产业部垄断名字的权力?其合法性在哪里?没有人追问。”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事电信行业的亚信,为什么要聘请张维迎教授作独立董事,是不是可以更明了一些呢?更为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的利益诉求渠道还不够畅通的情形下,亚信未来的利益,尤其是政策需要,是不是可以通过张教授这样对政策影响很大的著名经济学家来进行游说呢?
这的确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
皮与毛的关系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有一个著名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比喻,用在今天,也是十分适合的。 根据媒体公开的信息,目前中国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主流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可谓是越来越“紧密”。见表:
经济学家任职企业曾或现任职务职务年薪(万元)备注
钟朋荣
三九集团顾问为大庆、三九集团等70多家
茅台酒厂顾问大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体改方案。
中房银川独立董事兼20多家大型企业经济顾问
浙江电信独立董事
裕兴电脑独立董事
诚成文化(600681)独立董事
长运股份(600369)独立董事4
华立控股(000607)独立董事6
国泰基金独立董事
董辅仁
ST猴王独立董事5
成都正光科技独立董事
国光瓷业(600286)独立董事1.88
长江证券独立董事
泰康人寿独立董事
现代资产投资顾问名誉顾问
吴敬琏
神州数码独立董事
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中石油独立董事
中水渔业(000798)独立董事5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TCL集团首席顾问
永安信专家顾问
萧灼基
大唐电信(600198)独立董事
中集集团(000039)独立董事
清华紫光独立董事6
嘉实基金独立董事
华安基金独立董事
现代资产投资顾问首席顾问
成都正光科技总顾问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专家咨询委员
天津泰达生物医学非执行董事
魏杰
华纺股份(600448)独立董事8兼15家企业经济顾问
新疆屯河(600737)独立董事3
三九医药(000999)独立董事20
澳柯玛(600336)独立董事3.6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专家咨询委员
张维迎
国旅联合(600358)独立董事
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独立董事
吴晓求
凤凰光学(600071)独立董事1.5
华立控股(000607)独立董事6
用友软件(600588)独立董事6
广汇股份(600256)独立董事8
张曙光
烟台华联发展集团独立董事2任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湘财证券独立董事并是湘财证券的首席经济顾问
高尚全
宝钢股份(600019)独立董事20不包括差旅费
宁波海运(600798)独立董事8
刘纪鹏
万向钱潮(000559)独立董事
盛洪
三联商社(600898)独立董事12以上基本津贴月6000元、会议津贴每次3000-10000元、风险津贴月4000元
周道志
南玻科控(00012)独立董事5
曹远征
华侨城(000069)独立董事8
王钰三九医药独立董事20
西安海星集团策划部王万牢副部长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海星的顾问班子中就有像钟朋荣、樊光鼎这样的经济学家,也请过张维迎(张是陕西西北大学毕业)。对于经济上的往来,王的说法是,自己并没听说海星对这些经济学家在课题上有资助,一般都是免费咨询。对于海星是否通过这些经济学家向媒体或者政府反映过情况的问题,王说:“我们容总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委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向政府反映,没有必要通过他们来反映情况啊!我们主要是向他们咨询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对浙江传化、重庆力帆、上海紫江、上海新航星等企业的调查表明,它们都与经济学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但对于课题经费这样的敏感问题,以上企业的有关人士均没有回答。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01年底,共有274家上市公司设立了独立董事,共聘请或提名了500余名独立董事,其中经济学家131名。在2001年报披露抽样的130家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津贴每年1万-2万元的有18家,2万-3万元的有26家,3万-4万元的49家,4万-5万元的21家,5万元以上的为16家。
据中国证监会规定,一人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最多不得超过五家,独立董事每年为上市公司的工作时间不应少于15个工作日,并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职责。
无法知道,那些身兼数职、不断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对各种经济问题发表意见、一场接一场地赶场子出席各种论坛和研讨会的经济学家在百忙之中,是如何来履行这么多兼职的应尽职责呢?——三联商社的前身郑百文的独立董事、经济学家盛洪先生的前任陆家豪先生,在2001年因郑百文的作假而被证监会罚款10万元后,连连喊冤,称自己对公司造假之事毫不知情。
在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纳斯达克市场对独立董事制度最大的改革措施是,不再允许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领取最高每年6万美金的报酬,更彻底的是对上市公司向独立董事所服务的机构提供捐助也作了最高限制。
股市之争与“利益”
观察经济学家对公众经济事务发表意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001年年初,有经济学家“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股市黑幕、基金操纵和中国股市甚至不如赌场等严厉批评,被舆论称之为“切中时弊”。然而,2001年2月11日,经济学家萧灼基会同厉以宁、董辅仁、吴晓求、韩志国4位经济学家举行“恳谈会”,认为“股市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关头”,“如果这场论战的赢家最后是吴敬琏,那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灾难”,全面反击吴敬琏关于资本市场的言论。
萧灼基说,“股市不是赌场,不是零和游戏,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如果股市就是赌市,那5800万股民就是赌徒,政府就是赌场老板,1200多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就是筹码,这怎么也说不过去”,“有的同志说,揭露股市的弊端是要保护广大股民,尤其是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果把股市当成赌场,而赌场是非法的,应该关闭,如果关闭股市取缔股市,受到最大损害的是谁,还是广大股民。如果广大股民有意见,谁来赔偿?我要是股民就会提出,股市是政府开的,上市公司是政府推荐的,股票发行价格是政府决定的,监管是由政府负责的,你现在说要关掉,我的损失找谁赔?应该找政府赔。政府赔得起吗?” 作为回应,吴敬琏于2001年3月在《财经界》撰文,指出要警惕既得利益者的反抗,中国改革要警惕落入“权贵资本主义”泥坑。然而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结合后来吴敬琏和中金公司许小年关于股市的一系列言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杨帆教授认为,吴敬琏作为有摩根斯坦利背景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作为中金公司的高管,背后是买办资本,他们之所以不断发表对股市不利的言论,目的是打压股市以便让跨国资本低价吃进——不过,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在另外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当不得真。
萧灼基于是继续发布他的利好消息。2001年7月8日,萧灼基应中天证券研究院、广东证券和中山大学邀请在广州作演讲时说,中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快速发展后,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10到30年,中国证券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他特别提到,一些研究所的研究项目纷纷改制为企业,而且很多改制而来的研究所企业都将上市,目标锁定于创业板,发展资本市场可以为科研力量提供资金保障。
2002年5月12日上午,萧灼基教授在为广大投资者准备的报告会上称:“去年春节,我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以上海股市为例)从1992年5月的1000点,到2000年7月的2000点,涨幅超过1倍用了8年时间。据此推测,从2000点到3000点的涨幅只有50%,时间会相对缩短至4年,扣除去年,未来3年将会达到3000点,到目前为止我依然乐观地坚持这种观点。”
2003年11月16日,萧灼基在“2003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向记者表示,尽管上周四上证综合指数跌穿1310点,达1307点,创4年来新低,但目前中国股市80%股民套牢,下降空间很小,上升空间很大。
萧灼基教授的言论不能不说是言之有理。但仔细观察和思考着的股民,如果把萧教授一贯的言论和股市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肯定会纳闷:为什么不管股市风起云落,萧教授的预测总是利好呢?当然,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萧灼基教授信仰的理论模型就是这样的。
然而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却说,萧灼基的家属炒股票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他一个女婿就曾供职于某证券公司北京分公司——现在是否还在,杨表示未曾证实。
人们也注意到,萧灼基教授身后有过清华紫光、中集集团、大唐电信等三个上市公司,嘉实、华安两个基金公司,现代资产投资、中国资产管理等两个投资咨询公司。博览财经公司研究部李主任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对记者做这样的选题表示了担心。他认为,现在什么样的收入是合法,什么是不合法的是个很难弄清的问题。李主任透露,现在一些研究人员或者公众学者的子女、学生,通过关联交易、建立咨询投资企业等相融合,是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是很难说的。个别人不顾中国股市的现实,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创业板的好处,在全流通法人股的问题上积极推动,实际上与他们的关联公司及其控制大量法人股有关。
但另一些接受采访的人,则对这样的说法持反对意见。更多的经济学家表示,吴敬琏也好,萧灼基也好,他们的言论,是出于一片公心,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没有他们的理论,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心照不宣”
《瞭望东方周刊》联系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希望进行更深入的采访,方教授了解到采访意图后,犹豫了一下让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联系。当《瞭望东方周刊》第二次与方教授联系上后,方教授最终拒绝了采访。
在短暂的交流中,方教授奉劝记者放弃这个选题。他表示,经济学家或者学者,拿某些企业或者基金的资金,作可能有利于出资者的研究,这在经济学界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他说,比如林毅夫任主任的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就拿过福特和其他好几个国外基金的资金,天则经济研究所也拿过福特基金和其他私营企业的钱。“但这些问题你能怎么说呢?详细的情况人家不会说,外人又怎么知道?
□ 瞭望东方周刊